教育装备网 您好,欢迎来教育装备网!
广州青鹿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广州青鹿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钻石6
关注度:1706416 活跃度:972
首页 | 企业简介 | 资质荣誉 | 企业动态 | 产品中心 | 商机 | 求购 | 技术中心 | 成功案例 | 诚聘英才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装备展
当前位置: 专区首页 > 技术中心 > 正文
技术中心  
教研案例|如何让“技术融合教学”走向“学科融合教学”?
发布时间:2019-07-23  关注度:10262   
分享到:
更多

  前言

  2019年3月20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主要措施的第五条明确指出,促进教师跨学科教学能力提升,并继续强调,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在有条件的地区积极发掘中小学基于信息技术支持的跨学科教学优秀经验,形成示范案例,建设本地教师跨学科教学能力提升培训资源和示范校。

  整合高等学校、教科研机构、教师培训机构、校外科技活动中心、企业等多方资源,组建培训团队,开展信息技术支持的跨学科教学培训。通过实施专项培训、组织多校协同的跨学科教学研修活动等方式,打造一批基于信息技术开展跨学科教学的骨干教师,推动信息化教育教学创新,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从政策层面可见,学科融合从一种在更多出现在素质教育课、综合实践课中的教学法,第一次从培优型课程走出来,走到了国家在教师培训整体工程中。

  课程统整与学科融合溯源

  无论是课程统整还是学科融合,都要求教师在一个单位课时内结合两个及两个以上学科知识,尤其是要结合课程标准内要求的学科知识,而这种理念一开始出现在西方。

  比如,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整合理论。早在赫尔巴特就认为整体教学不仅能促进学生发展,还能保证教学效果的连续和有效,因此依据"统觉"原理整合相关课程,他提出了"课程联络论",至此,学科为中也的综合课程开始形成;之后齐勒和赖因尝试文化知识或者历史为中心学科,将学校中分裂的学科内容建立联系,这就是"学科整合";麦克默里也以地理学科为中心,进行学科内课程整合的实验研究。

  以儿童为中必的课程整合理论。杜威、帕克、和克伯屈是儿童位中心的课程整合理论的代表。杜威认为分科课程逻辑性强且抽象,不利于学生理解和接受,因此他反对分科,主张课程应该以儿童生活为中也开展综合性课程。帕克认为儿童是主体,儿童只有积极主动参加活动才能促进自身发展,因此学校应该从儿童自我活动出发,通过课程整合以达到教学内容与儿童活动的统一和整合。克伯屈主张彻底打破学科界限的教学设计法,在有目的的活动中学习原来分裂的知识。

  再者是社会中心的的课程整合理论。社会为中心的课程整合理论,把美国教育哲学派的"社会改造主义"理论作为基础,认为学校课程应该当代各社会层面具有争议的如人口、能源、环境等关键问题为设计课程的核心进行学科整合,让学生在解决这些社会问题的同时提高适应社会并改造社会的能力。

  为什么倡导学科融合?

  观察、思考并尝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学科融合教学法的根本落脚点——在现实生活中,并不会只简单归因到某一学科或某一专业的知识上。

  在社会中,学生毕业后需要面对的问题与在校时不同,往往需要解决复杂情境中的问题,因此,综合素养的培养需要突破碎片化的简单学习方式,在学习中理解和掌握复杂概念的深层含义,建构起复杂的情境化知识体系,以知识迁移推进现实任务的完成。

  为避免学科融合课程出现活动大而无当、学科知识简单凭借的现象,课程目标在设定之初就需要明确学科融合课程的实质——这是一门“强调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认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提升综合素质,着力发展核心素养”,旨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

  我们不能确定未来是怎么样的,唯一确定的是未来和现在不一样。

  现在学校正培养的学生,未来65%将从事现在完全不存在的职业

  ——薇薇恩·斯图尔特

  (国际教育专家,联合国高级政策顾问,美国亚洲协会教育部前任副总裁,“国际教育基准”项目专家)

  未来世界的发展和变化超乎想象,孩子现在接受的教育能够应对日益互联、以创新为基础、快速变化的社会吗?

  面对一个唯一确定是不确定的未来,复杂的关系与世界可以从简单的原理中推导,解构问题,解决问题是学生最核心的竞争力所在。

  优秀案例:青鹿与贵师附中实现学科融合

  在2018年年末,青鹿智慧课堂正式进驻贵州省国家级示范性高中——贵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在充分考虑学校需求与现状后,青鹿智慧教育研究院教研室(以下简称“教研室”)详细制定了针对性的阶段教研服务,定期派遣研究员入校开展教研活动,在此期间,贵州师范附中的教研总方向如下:

  1、促进教师教学信息化水平全面提升,让每一位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可以充 分利用公共智慧课堂提高教学效果。

  2、以智慧课堂教研培训为契机,同步协助教师进行课堂改革探索,将创新教学模式例如翻转课堂、学科融合等落地贵州师范附中。

  3、形成区域样板示范效应,具备向全市、全省推广的效果;

  在经过与学校进行了大概半年的接触与打磨后,教研室为贵师附中量身打造了一节基于历史与美术相结合的学科融合课程《笔触大革命》。

  图:青鹿优课《笔触大革命》

  青鹿学科融合的模式是如何考虑和实践的呢?

  1.课程统整,结合历史美术学科

  首先,教研室在与学校沟通、进行课程统整的过程中,考虑学科课程特点,选定了高中历史与高中美术作为学校初步接触学科融合课程的切入点。

  高中历史在必修二与必修三中分别讲授了关于文艺复兴,法国大革命以及相应历史时间中的艺术流派,如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以及印象派等的经典作品特性。

  但在实际教学中,两个学科难以统整,而即使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学生一般难以把艺术作品反映的思想与相应历史时期的历史事件作出对应,而仅仅是以时间线背诵。

  流淌的史诗,分立的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与科技史或许可以使学生在某些纬度更好地理解历史的学科逻辑关系。

  但对于重大历史事件,尤其是像启蒙运动,文艺复兴,法国大革命这样的重大历史事件,影响范围,广度和深度之广,直接对当时乃至当今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及社会作出了重大的而又深远的影响。

  故青鹿教研室决定以美术名作作为切入点,为学生以画作开辟一个重新了解法国大革命的契机。

  图:马拉之死

  2.回归本质,技术引导学生思考

  技术融合教学的本质驱动方向在哪里?

  教研室认为,技术是手段,但技术更加是本质与信念的结合。

  当我们采取一种新的技术作为变革课堂与教学的契机时,我们会总会读到管理者,教师在里面深切的期许:“我要改变我的课堂。”

  本节课以教研室林燕秀研究员授课,采取长期分组策略下的合作学习小组,并于正式上课前结合校内课前翻转的教学法让学生先期进行初步的学习。

  图:青鹿教研室林燕秀研究员授课

  利用青鹿研讨型智慧课堂方案,每个小组都拥有一块独立的小组中屏以显示本小组的讨论结果与过程,更可以及时让老师及其他同学观察到,及时了解小组进度。

  而采用了合作学习策略下的小组,由于每个小组以学情分析及长期分组策略为基础组成,次序井然,每位同学都可以在整个过程中享受到合作与竞争的魅力。

  3.化繁为简,激发教师创新灵感

  青鹿教研室推出的归鹿教研行动的根本目标在于智慧课堂回归智慧教育。而聚焦教师、聚焦教师技术融合教学、聚焦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则是其中达成的关键。

  教研室进行学科融合优课《笔触大革命》示范后,历史,美术科组老师纷纷与林燕秀老师交流在听课后的灵感,指出在智慧课堂的帮助下的学科融合课程相对以往传统的授课模式,不仅提高了课堂效率,更能激发学生思考,更重要的是,完成了以往可能需要三节课才能完成的课容量。

  图:林老师与贵师附中老师交流

  总结:

  森严的学科壁垒在实际问题面前实际上没有想象中的严格,没有这样的一位守门员,我们不需要向他低声请求:“请给我开门, 那道开启智慧的门。”一如技术融合教学的路,学科融合等所有有利于老师教,有利于学生学的方法,在寻找智慧教育的路上,我们愿与各位老师同行。

  本文来源公众号:智慧课堂研究。青鹿智慧教育研究院研究院,是一所专注于智慧教育的研究机构,团队成员深耕教育多年,有着丰富的信息化技术应用实践积累。研究院联手国内顶尖的教育、教研专家、权威一线教师,共同探索智慧学习全面解决方案,致力于打造独具科研特色、立足教育实践的学术交流平台,与广大从业者携手推动中国智慧教育、教育信息化发展。

  广州青鹿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智慧课堂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这里有最有趣的青鹿人,立志做最好的智慧课堂,挖掘最新鲜的教育资讯,分享你最关注的热点话题。欢迎关注公众号:青鹿教育科技(ID:qljy_2017)

联系方式 详细
行业协会会员 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会员
证书编号
004803
会员编码
44012796
教育装备网VIP会员
会员年限:6年会员
网证编号: GX-Mem-Z-181109-271
所属地区: 广东,广州
联 系 人: 李经理
联系电话: 020-89850866
传  真:
公司网站: http://qljy.com/
电子邮件: operate@qljy.com
邮政编码:
联系地址: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科学大道绿地中央广场E栋7层
 
在线留言

行业协会会员 教备网钻石会员
友情链接  
青鹿教育官网
教育装备网
二维码  

广州青鹿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智慧教育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我们提供集智慧纸笔课堂、智慧录播为一体的智慧教学环境,提供一套可广泛应用于K12学校信息化整体建设的开放式底层平台,为学校的教学和管理质量提升提供支撑,赋能教育的数字化转型。

技术支持:教育装备网 Copyright 2001- Ceie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B2-20090011号 皖公网安备 34019202000547号

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相关企业负责,教育装备网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